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综合性的农副产品批发场所,青草巷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承载着全市70%以上的农副产品供应。那么,他们是如何为市民餐桌安全把关的?带着这个问题,记者昨天走访了刚刚异地新建并投入使用的青草巷农副产品检测中心,亲身体验这里的检测员从抽样到检测,再到销毁有问题农产品的整套流程。
每天深夜12点,当大多数人进入梦乡时,检测人员曹洋却来到蔬菜交易区开始了忙碌的抽检工作。抽检工作并不繁琐,只是时间比较紧张。因为批发商早已将农副产品从全国各地运进市场,此时就等市场检测这道关。为了保证市场销售的畅通、快捷,小曹每次的抽检工作几乎是跑着碎步进行的。不一会儿,小曹第一批20个蔬菜样品很快到手了。
而检测中心此时也已是灯火通明,周振宇、俞鑫两名检测员早已将仪器调试妥当。记者在实验台看到,各种试管、试剂、量桶、烧杯等都整齐地排列着,最醒目的是各种各样的检测仪器。据曹洋介绍,为了提高检测精确度,检测中心配备了安鑫宝全自动农药残留检测仪、美国瓦里安气相色谱仪、美卡希斯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等先进检测设备,可以开展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二氧化硫、亚硝酸盐、吊白块、甲醛、蛋白质等20多个常规检测项目。
说话间,检测员们正埋头于手中各个种类的农副产品检测工作。抽样、取样、称量,再将样品浸泡、振荡,加入试剂,然后放进与电脑相连接的仪器中。25分钟后,检测数据就在电脑上显示出来。整个过程中要使用多种试剂,虽然复杂,但检测员们手脚麻利,熟练地操作着每一台检测仪,并同时做好取样检测的台帐登记工作。记者在电脑里看到了他们当天的检测记录,有青菜、生菜、胡萝卜、白萝卜、白菜等多个品种蔬菜,电脑里被检样品名称、数量、产地、销售人姓名、检测结果等都一目了然。首批抽检样品还没做完,此时第二批抽检样品已送至实验台。“深夜12时至早上7点半是一天之中最为忙碌的。”曹洋对记者说,他们检测中心一个晚上要完成上百批次的农副产品检测样品。 “一旦发现不合格的农副产品,我们会第一时间开具不合格通知单至市农副产品质量联合执法办公室,对不合格农副产品进行销毁处理。”检测中心主任张涵之告诉记者,中心全年开展仪器检测项目在5.2万批次左右,快速检测1.8万批次左右。除此之外,还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各类农副产品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比如在上个月开展的“腐竹专项抽检”“豆芽专项抽检”两项专项整治,他们就对40多家经营户进行了112批次的抽样检测工作。“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我们都是无怨无悔,全天候守护好市民们的餐桌安全”
|